首页 >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 > 第5章 方志学钻研
近代以来,固然各地媒体上时有我国历代处所志名家的先容,但是这些方志名家小传散见于各个媒体上,尚未清算汇编成册。林正秋带领处所志专修班学员广为汇集,集成编撰了我国首部《中国处所志名家传》,节录古今方志专家一百五十余人,约二十五万字。在写作气势上,可谓集众家之所长,简叙历代志家平生,评点方志得失,笔墨简练,重点凸起,此书对于旧志清算研讨,新志编辑具有首要参考代价,由黄山书社于一九九0年十仲春出版。
注5:金恩晖,1938年生于吉林,吉林图书馆副馆长。所著触及图书馆学、目次学、处所志和美学、文艺批评(摘自收集)。
不久,魏桥组长但愿杭州有关带领把杭州市志编委会筹建起来并聘请林正秋参与。
杭州最早的处所志书该当是南朝刘宋元嘉十三年(436)刘道真所作《钱塘记》,史料代价高,可惜年久岁长,已经散逸。人们在研讨杭州当代史时,只能找到被转引的部分段落,始终找不到完整的原著。林博览各种处所文籍,对当代文献浏览的存量丰富,千方百计地将唐宋期间古籍援引《钱唐记》片段的琐细笔墨加以汇集清算,探幽寻微,集腋成裘。
林正秋买了张机票,当天飞赴北京,再转往太原。
林正秋对于杭州处所志史的研讨服从有三点值得一提,一是它辑佚了杭州最早的一部处所志《钱唐记》;二是对南宋《临安三志》做了详确述评;
如果坐火车赶去,必定来不及了。大会电报过来,当即乘飞机解缆。
林只是一个浅显西席,支出有限,各式无法之下,只得找到了校长。
列席首届方志大会
只是时岁流转,固然昔日的故事早就消逝,空中保存早已无影无踪,不过,能让市民仅从都会遗存的地名上,体味到这个都会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汗青文明。
第二编《浙江名山志叙录》,由林正秋独撰。这些论文大量援引、引证了处所志上的质料,可见林对处所志学研讨早就已经有相称的存量。
第一编《浙江处所志举要》,由林正秋、金敏合著;
一九八五年,吉林省图书馆馆长金恩晖(注5)构造职员编撰《中国处所志详论丛书》,此中《浙江方志概论》篇,聘请林正秋主持完成。上述册本皆在一九八五年前出版,当时天下方志研讨方才复苏起步,此部丛书为后辈学术研讨奠定了较高的起点。
一九八三年,在《浙江学刊》上颁发了他的论文《浙江方志源流考略》,从本省处所志的发源与各种处所志流派的写作体例,一向写到民国期间处所志的编撰。因为林正秋有大量方志学知识的积存,一九八四年,主编了《浙江方志概论》(吉林方志编辑委员会出版社)。
校长看法倒很开通,说道:“大会指定林教员列席,这是杭大的名誉,如何能不给报销呢?”当即惯例具名,赐与批准报销。
注4,魏桥(1930-2020),浙江余姚人,1949年插手反动,在中共浙江省党校、中心党校学习。曾任浙江社科院副院长、《浙江学刊》主编,浙江省处所志办公室主任,著有《风雨四十年》、《志苑二十年》、《两轮修志说》等(摘自收集)。
南宋《临安三志》,也就是《乾道临安志》、《淳佑临安志》、《咸淳临安志》,既是当代处所志佳作,也是先人研讨宋史的首要文献。对《临安三志》研讨能够追溯到晚清民国期间。林正秋的评点,让人看到南宋处所志生长轨迹与特性,也替《中国古方志考》的阐述:“方志之书,至赵宋而体例始备”这句话作了最好的解读(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