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前天收到《文学月报》第四期,看了一下。我所感觉不敷的,并非因为它不及别种杂志的五花八门,乃是总还不能比先前充分。但这回提出了几位新的作家来,是极好的,作品的吵嘴我且非论,比来几年的刊物上,倘不是姓名曾经付梓过了的作家,就很有不能登载的趋势,这么下去,新的作者要没有颁发作品的机遇了。现在突破了这局面,固然不过是一种月刊的一期,但究竟也扫去一些沉闷,以是我觉得是一种功德情。但是,我对于芸生先生的一篇诗(3),却非常绝望。这诗,一目了然,是看了前一期的别德纳衣的讽刺诗(4)而作的。但是我们来比一比罢,别德纳衣的诗固然自以为“暴虐”,但此中最甚的也不过是笑骂。这诗如何样?有唾骂,有打单,另有无聊的进犯:实在是大能够不必作的。比方罢,开首就是对于姓的开打趣(5)。一个作者自取的别号,天然能够窥见他的思惟,比方“铁血”,“病鹃”之类,固无妨由此开一点小打趣。但姓氏籍贯,却不能决定本人的功罪,因为这是从上代传下来的,不能由他自主。【ㄨ】我说这话还在四年之前,当时曾有人评我为“封建余孽”,实在是端住了如许的题材,欣欣然自发得得计者,倒是非常“封建的”的。不过这类民风,近几年颇少见了,不料现在竟又重生起来,这确不能不说是一个退步。
(8)“喜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见宋朝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喜,原作嬉。(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鲁迅。十仲春旬日。
不过我并非主张要对仇敌陪笑容,三鞠躬。我只是说,战役的作者应当重视于“论争”;倘在墨客,则因为情不成遏而气愤,而笑骂,天然也无不成。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并且要“喜笑怒骂,皆成文章”(8),使仇敌是以受伤或致死,而本身并无卑鄙的行动,观者也不觉得肮脏,这才是战役的作者的本领。
接着又是甚么“剖西瓜”(6)之类的打单,这也是极不对的,我想。无产者的反动,乃是为了本身的束缚和毁灭阶层。并非因为要杀人,即便是正面的仇敌,倘不死于疆场,就有大众的裁判,决不是一个墨客所能提笔鉴定存亡的。现在固然很有甚么“杀人放火”的传闻,但这只是一种诬告。中国的报纸上看不出实话,但是只要一看别国的例子也便能够恍然,德国的无产阶层反动(7)(固然没有胜利),并没有乱杀人;俄国不是连天子的宫殿都没有烧掉么?而我们的作者,却将反动的工农用笔涂成一个吓人的鬼脸。由我看来,真是卤莽之极了。
(1)本篇最后颁发于一九三二年十仲春十五日《文学月报》第一卷第5、六号合刊。
(2)起应即周扬,湖南益阳人,文艺实际家,“左联”带领成员之一。当时主编《文学月报》。
(7)德国的无产阶层反动即德国十一月反动。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一九年德国无产阶层、农夫和群众大众在必然程度上用无产阶层反动的手腕和情势停止的资产阶层民主反动。它颠覆了霍亨索伦王朝,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随后,在社会民主党当局的血腥弹压下失利。
(6)“剖西瓜”原诗中有如许的话:“把稳,你的脑袋一下就要变做剖开的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