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喜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见宋朝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喜,原作嬉。(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
好。
专此布达,并问
(7)德国的无产阶层反动即德国十一月反动。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一九年德国无产阶层、农夫和群众大众在必然程度上用无产阶层反动的手腕和情势停止的资产阶层民主反动。它颠覆了霍亨索伦王朝,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随后,在社会民主党当局的血腥弹压下失利。
接着又是甚么“剖西瓜”(6)之类的打单,这也是极不对的,我想。无产者的反动,乃是为了本身的束缚和毁灭阶层。并非因为要杀人,即便是正面的仇敌,倘不死于疆场,就有大众的裁判,决不是一个墨客所能提笔鉴定存亡的。现在固然很有甚么“杀人放火”的传闻,但这只是一种诬告。中国的报纸上看不出实话,但是只要一看别国的例子也便能够恍然,德国的无产阶层反动(7)(固然没有胜利),并没有乱杀人;俄国不是连天子的宫殿都没有烧掉么?而我们的作者,却将反动的工农用笔涂成一个吓人的鬼脸。由我看来,真是卤莽之极了。
(2)起应即周扬,湖南益阳人,文艺实际家,“左联”带领成员之一。当时主编《文学月报》。
(3)芸生原名邱九如,浙江宁波人。他的诗《汉奸的供状》,载《文学月报》第一卷第四期(一九三二年十一月),意在讽刺自称“自在人”的胡秋原的反动谈吐,但是此中有鲁迅在本文中所指出的严峻缺点和弊端。
――致《文学月报》编辑的一封信起应(2)兄:
鲁迅。十仲春旬日。
刚才想到了以上的一些,便写出寄上,或许于编辑上可供参考。总之,我是极但愿而后的《文学月报》上不再有那样的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