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历练记 > 第101章 北冥有竹2

我的书架

原文

颜氏家训书证篇

……形体虽死,精力犹存。人生活着,望於后身似不相属;及其殁后,则与前身似犹长幼朝夕耳。世有魂神,示现胡想,或降童妾,或感妻孥,求索饮食,征须福祜,亦为很多矣。古人贫贱痛苦,莫不痛恨宿世不修功业。以此而论,安可不为之作地乎?夫有子孙,自是六合间一百姓耳,何预身事,而乃珍惜,遗其基址。况於已之神爽,顿欲弃之哉?凡夫蒙蔽,不见将来,故言彼生与今非一体耳……

-------------------------------------------

颜氏家训归心篇

释三曰:“斥地已来,不善人多而善人少,何由悉责其精洁乎?见驰名僧向行,异而不说;若睹凡僧流俗,便生非毁。且学者之不勤,岂教者之为过?俗僧之学经律,何异世人之学《诗》、《礼》?以《诗》、《礼》之教,格朝廷之人,略无全行者;以经律之禁,格削发之辈,而独责无犯哉?且阙行之臣,犹求禄位;毁禁之侣,何惭扶养乎?其於戒行,自当有犯。一披法服,已堕僧数,岁中所计,斋讲诵持.比诸白衣,犹不啻山海也。

译文

姜太公的《六韬》里,说到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卫灵公》里说;“卫灵公问陈於孔子。”《左传・桓公五年》里有“为鱼丽之陈”的话。普通的传播俗本大多数是将以上几个“陈”字,写作“β”偏旁加上“车乘”的“车”即“阵”字。据考核,表示各种军队摆设步队的“陈”,都写作“陈、郑”的“陈”字。以是叫行陈,是取义於摆设,将“陈”写作“阵”,这在六书中属於假借法。《仓颉篇》、《尔雅》和近代的字书,“陈”都没有写成别的字。

原文

人的形体固然死去,精力仍然存在。人活在这个天下上,了望身后的事,仿佛生前与身后毫不相干,比及身后,你的灵魂与你前身之间的干系,就像白叟与小孩、凌晨与早晨普通干系密切。世上有死者的灵魂,会在活人梦中呈现,有的托梦给仆童、小妾,有的托梦给老婆、后代,向他们讨求饮食,祈求福祜而获得应验的事,也是很多了。现在有人看到本身一辈子贫贱痛苦,无不痛恨宿世没有修好功德的。从这一点来讲,生前如何能不为来世的灵魂斥地一片安乐之地呢?至於人有子孙,他们只不过是六合问一个百姓罢了,跟我本身有甚么相干?尚且要经心加以珍惜,将家业留给他们。何况对於本身的灵魂,怎能等闲舍弃不顾呢?凡夫俗子愚笨无知,没法预感来世,以是就说来生和此生不是一体。

世有痴人,不识仁义,不知繁华并由天命。为子娶妇,恨其生资不敷,倚作舅始之尊,蛇虺其性,毒口加诬,不识忌讳,骂辱妇之父母,却成教妇不孝己身,不顾他恨。但怜已之后代,不爱己之儿妇。如此之人,阴纪其过,鬼夺其算。慎不成与为邻,何况交结乎?避之哉!

-------------------------------------------

太公《六韬》,有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曰:“卫灵公问陈於孔子。”《左传》:“为鱼丽之陈。”俗本多作“阜”旁车乘之“车”。案诸陈队,并作陈、郑之“陈”。夫行陈之义,取於摆设耳,此“六书”为假借也。《苍》、《雅》及近世字书,皆无别字,唯王羲之《小学章》独“阜”旁作“车”。纵复俗行,不宜追改《六韬》、《论语》、《左传》也。

推荐阅读: 一剑枭首     重生之霸气千金     强者恒强     第九星门     超级兵王俏总裁1     我的学姐会魔法     重生八零:老公抱一抱     重生麻辣小军嫂     少年侧写师     贴心兵王     扫明     奇异城市之女王传说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