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操之道:“英台兄说得有理,相互辩难相互促进,不要计算谁胜谁负――”
祝英亭愤怒地瞪了陈操之一眼,袍袖一拂,一室皆香,跟着他兄长出了草堂。
祝英台瞪了弟弟一眼,起家道:“舍弟年幼,冒昧莫怪。”
陈操之道:“大人之‘我天然’,则习整天然,妙造天然,出人入天,人、地、天、道四者叠垒而取法乎上,足见天然之不成几及。”
陈操之微哂道:“何至于此,仙民好学长进、端谨知礼,嫉贤妒能非其所知,英亭兄此言倒有点让人小瞧了。”
祝英亭道:“当然是来肄业的,只因这位徐兄傲睨我兄弟二人,是以出题辩难,并非决计矜耀。”
陈操之点头道:“何谈降服,我也是勉强应对罢了,此人辩才之利,我略有不及。”内心想的倒是:“这个祝英台还真有能够是女子啊,方才我见他的布袜双足踏席而过,比他弟弟祝英亭的双足小很多,若真是女子,那可真奇了,莫非过几日还会有一个叫梁山伯的来此肄业?”
陈操之正想以祝英台恃才好辩、不包涵面的性子,哪肯就这么简朴报歉,公然,祝英台话锋一转,说道:“也不能全怪舍弟猜忌他,这位徐兄先前的表示殊失风仪,被我驳得说不出话来了还不肯认输。”说罢,故作开朗一笑:“一起去拜见徐博士吧。”迈步先行。
陈操之道:“略窥门径。”
坐鄙人首的祝英亭也跟着拱手道:“上虞祝英亭。”
陈操之记起来了,这个祝英亭就是客岁腊月他出发回钱唐的那日在泾河七里桥听他吹箫的少年公子,不是说是桓伊的朋友,特地从建康赶来听他吹竖笛的吗,如何又是上虞人了?
祝英亭一张脸顷刻涨得通红,厚厚的粉都讳饰不住,他长这么大从未被人这么劈面哂笑过――
祝英台道:“既然子重兄听到了我刚才阐述的,那就请子重兄辩析――”
祝英亭见徐邈出去驱逐徐博士了,便道:“那位徐兄不会在其父面前说我兄弟二人好话吧,徐博士若不收我二人那可如何是好?”
徐邈道:“我父不在其间,一贯由我代为出题,何来轻视之说。”
陈操之浅笑起来,这个祝英台心机灵敏,和他说话真要字斟句酌、谨慎谨慎才行,不然被他揪住一点点小马脚就给你撕成个大口儿,说道:“那好,鄙人就不揣浅薄,与贤兄弟辩难一番。”
陈操之打量祝英台,祝英台也气定神闲地谛视着陈操之,手持一柄玉快意,摩挲把玩,唇边含着似有若无的笑意,看上去泠然傲岸,朝陈操之略略拱手,说道:“上虞祝英台。”
祝英台言词比其弟祝英亭更加锋利,说道:“徐博士不在,我兄弟二人能够等徐博士返来再答题退学,你虽是徐博士之子,但代父答辩,也要有阿谁学问才行,不然反被肄业者问倒了,岂不是有损徐氏书院的名声?”
徐邈便起家出了草堂,陈操之含笑道:“英台兄辨析入理,道前人所未见,鄙人甚是感佩,本日且先暂止,他日再辩。”
在草堂外的刘尚值和丁春秋这时也脱了履走了出去,坐在徐邈身边,隐然有为陈操之助势之势。
祝英亭很畏敬这个兄长,当即今后移膝半尺,凸起兄长祝英台在前。
陈操之笑道:“相互参议罢了,又非意气之争,并且辩难也如弈棋,并不是人多力量就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