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邈问:“两位谁先答题?”
陈操之拱手道:“钱唐陈操之、刘尚值求见徐博士,愿拜入门墙,从师受业。”
“小郎君你看——”冉盛俄然指着道旁一块石头叫道。
刘尚值留阿娇在车上,带着一个仆人,与陈操之主仆来到湖畔那一排草堂外,但听静悄悄没半点声音,仿佛草堂并无人居住。
陈操之毫分歧情他,大袖轻摆,木屐清脆,自顾大步向前。
陈操之、刘尚值一行是在玄月二十九日午后达到吴郡的,在城西的“三香堆栈”住下,次日夙起,沐浴换衣,带上束脩贽见之礼,宴堆栈的一个小伴计带路,前去徐氏书院。
刘尚值顿觉头大如斗,他先前听陈操之的题是毛诗的,不难,正松了一口气,没想到他这一题却要高出老、庄这两大通俗文籍,他刘尚值儒经还算清通,老、庄玄学却未浏览,徐邈这的确是用心刁难嘛!
徐邈对陈操之观感甚佳,所出题目亦不甚难,现在轮到刘尚值了,徐邈出题道:“《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请用《庄子》原句解释之。”
刘尚值想了想,又道:“若你过了关而我没过关,那又如何是好?”
门生都是住在吴郡城里的,早来晚归,而徐藻并不管门生的饭食,由他们自带汤饼,夏季还好,夏季饭菜冰冷,实在是难受,有钱的朱门大族总舍不得让后辈刻苦,吴郡高门陆氏、朱氏、薛氏,另有会稽大姓虞氏、贺氏,以及邻近郡县的士族都有后辈在这里肄业,这些大族在小镜湖对岸盖起一幢幢小板屋便利后辈饮食歇息,这些小板屋简练高雅,比湖那边的徐氏草堂气度很多。
刘尚值道:“我们一向都是步行。”
徐邈端凝面庞现出笑意,击掌道:“善!子重兄又通过了。”
徐邈双手交叠按在膝上,朝陈操之一躬身,挺直腰板,出题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何解?”
徐邈谛视陈操之,缓缓点头道:“也好。”
伴计讨了赏钱便归去了,陈操之、刘尚值持续前行,但见黄叶纷飞、衰草侵道,一派暮秋气象,而小镜湖的水却洁白清澈,四周都是常绿树木,湖水长年染着绿,似有浓浓的春意化不开。
刘尚值抓耳挠腮,看着陈操之,苦笑道:“子重,本日始恨常日不消功,唉,阿娇误我!”
除了江东士族后辈,另有很多豪门学子也来此向徐藻博士请教,南人、北人都有,徐藻本着先圣“有教无类”的主旨,对每个肄业者只提一个题目,答得合意的就答应其入室听讲,并不收束脩之礼,可肆意挑选听《庄子》、《孝经》、或者声韵之学,门生来去自在,毫不束缚,徐氏书院这类自在的民风很受学子们欢迎。
刘尚值看到冉盛在翻白眼,有些难堪地冲陈操之苦笑,低声道:“悔不该带她来此,真是费事。”
一语未终,就听到有人悄悄的“哼”了一声,从右首一间草堂里走出一个青衫少年,看年事与陈操之相称,个头比陈操之略矮一些,额广鼻挺,眉长目秀,有一种端凝静雅之气,除了肤色稍黑以外,论风仪之佳,不在陈操之之下。
刘尚值哭笑不得,牛车里的阿娇听到了,“格格格”的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