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老子:「品德经」:第九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为上。
不知常,妄作凶。
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澹兮其若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犹兮若畏四邻﹔
孰为此者。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不自见,故明﹔
是以贤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虚其心,
是以贤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八章
儽儽兮,若无所归。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二章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古之以是贵此道者何。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上善若水。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民之处置,常于几成而败之。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驰骋畋猎,令民气发疯﹔可贵之货,令人行妨。
不知常,妄作凶。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此三者觉得文,不敷。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实其腹,
满足者富。
质真若渝﹔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虚其心,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
上德若谷﹔
故道生之,德畜之﹔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民之处置,常于几成而败之。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道常知名。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混兮其若浊﹔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法律滋彰,盗贼多有。
故贤人云: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悠兮其贵言。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