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强行者有志。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虚其心,
太上,不知有之﹔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非以其忘我邪。
听之不闻,名曰希﹔
不自矜,故长。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为有为,事无事,味有趣。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慎终如始,则无败露。
常使民无知无欲。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死之徒,十有三﹔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民之处置,常于几成而败之。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大器晚成﹔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无执,故无失。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
常使民无知无欲。
不自是,故彰﹔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六章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四章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孰为此者。
弱其志,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故道生之,德畜之﹔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三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为有为,事无事,味有趣。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五章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澹兮其若海﹔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七章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其次,畏之﹔
世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世人皆不足,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