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弱其志,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慎终如始,则无败露。
犹兮若畏四邻﹔
敦兮其若朴﹔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混兮其若浊﹔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觉得称。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执大象,天下往。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老子:「品德经」:第九章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为上。
视之不敷见,听之不敷闻,用之不敷既。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道常知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非以其忘我邪。
谷无以盈,将恐竭﹔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常使民无知无欲。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为有为,事无事,味有趣。
老子:「品德经」:第十九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
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五章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故以身观身,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常使民无知无欲。
不知常,妄作凶。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品德经」:第十二章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混兮其若浊﹔
无执,故无失。
故有之觉得利,无之觉得用。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故有之觉得利,无之觉得用。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混兮其若浊﹔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唯之与阿,相去多少。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始制驰名,名亦既有,
老子:「品德经」:第十二章
其事好远。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