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其兑,闭其门,毕生不勤。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整天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四章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公乃全,全乃天,
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
不自见,故明﹔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无执,故无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致虚极,守静笃。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旷兮其若谷﹔
虚其心,
搏之不得,名曰微。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飂兮若无止。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豫兮若冬涉川﹔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三章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混兮其若浊﹔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天得一以清﹔
老子:「品德经」:第九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为有为,则无不治。
实其腹,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古之善为道者,奥妙玄通,深不成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静胜躁,寒胜热。平静为天下正。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是以贤人不可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其次,亲而誉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儽儽兮,若无所归。
敦兮其若朴﹔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上仁为之而无觉得﹔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听之不闻,名曰希﹔
道隐知名。
视之不见,名曰夷﹔
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
其次,亲而誉之﹔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强行者有志。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唯之与阿,相去多少。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老子:「品德经」:第十九章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